目前,深圳空气质量稳居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最好水平,深圳蓝成为城市靓丽的绿色名片。
通过名誉奖励和适当政策支持,鼓励环保领跑者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为环保领跑者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自治区环保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统计局配合)加快发展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绿色金融等新兴环保服务业。
重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信誉好的环保骨干企业,在做专、做精上下功夫,攻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污难题,构建成熟商业模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及布局,集中建设一个环保产业集聚区、四个发展板块,实现集聚发展。(自治区环保厅牵头,自治区民政厅配合)六、加强组织实施各盟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狠抓落实,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保产业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我区环保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鼓励各级政府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工程示范。建立健全环保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加快大气治理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应用。鼓励在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水泥、规模化畜禽养殖等企业引入环境服务公司,以环保综合服务总承包形式开展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示范。为有效应对和妥善解决全球汞污染问题,2013年10月,国际社会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公约》达成一致,中国成为首批签约国。
2017年8月16日,公约在中国等缔约方正式生效。一系列致力于减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将同步实施,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新建的乙醛、氯乙烯单体、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氯碱(特指烧碱)。
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赵英民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汞生产、使用大国,履约任务艰巨。
但汞释放到环境后将长期存在,能够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经生物累积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根据环保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环保部将继续协同各相关部委,积极推动无汞低汞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汞污染减排及用汞产品替代但某天然气开采企业因生产需要建设了天然气净化厂,年排放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量大于250吨,该企业在实际排污前,应对天然气净化厂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
热力生产和供应工业炉窑电镀设施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4个通用工序也被纳入《排污许可名录》。据悉,《排污许可名录》中实施年限是对纳入名录的排污单位持证排污的最后时限,在国家规定最后关门时间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将按无证排污进行处罚。蔡治国认为,排污许可制度暗含了下一步管理思路的转变。名录上的企业要对所填报的排污数量承担法律责任。
《排污许可名录》根据先易后难原则,规定2017年率先对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15个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除上述行业外,如果已经被环保部门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也需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排污许可名录》作为我国今后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排污许可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78个行业和4个通用工序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到2020年,《排污许可名录》中规定的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
也就是说,比如未纳入名录中的矿产资源及能源采选等行业,若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的环节的,该环节需申请排污许可证。该负责人举例道,天然气开采行业未列入《排污许可名录》规定的行业类别。主要固定污染源全纳入许可管理该负责人表示,《排污许可名录》覆盖了主要污染源,针对现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5个主要污染物,将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按行业分别进行由大到小排序,筛选各污染物总产生量、总排放量约占前80%的行业作为重点行业,并将其纳入《排污许可名录》。据统计,火电、造纸2个行业已完成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国共核发5100多个。污染排放量大危害高的重点管理何为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危害程度高的行业?《排污许可名录》规定,对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单项年排放量大于250吨,烟粉尘年排放量大于1000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大于30吨,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年合计排放量大于30吨,其他单项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大于3000的(污染当量数按《环境保护税法》规定计算)、属于重点排污单位等情形之一的,应申领排污许可证。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排污许可名录》)。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排污许可名录》重点明确了哪些企业需要持有排污许可证、什么时候需取得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有什么区别等问题。环保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说,《排污许可名录》有利于实现排污许可为环境保护税、环境统计、污染源排放清单等各项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来源;有利于统一全国排污许可证编码,加强排污许可证的信息管理,实现数据集成、信息共享;有利于推动排污许可证与工商登记、税务证书、企业信用、金融贷款等方面的衔接。
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处长蔡治国在国家环境保护膜行业工程技术研讨会上说,通过排污许可制将进一步落实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如对名录上行业和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报告、信息公开等,逐步推动每一企业排放控制与所在地改善水环境质量挂钩。该负责人强调,《排污许可名录》根据污染量和环境危害程度大小,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优先安排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危害程度高、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尽快实现将主要的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目标,直至2020年实现《排污许可名录》上固定污染源全覆盖。
通过执法监管,对执行许可证制度情况进行审核,核对企业的台账和记录针对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力度不断强化,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日益增强,环保压力层层传导,不仅督促地方省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了污染问题,实现了建章立制等长效机制的建立。
现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引领下,这场遍布华夏大地、关系供给侧改革、关乎亿万百姓生存环境的绿色风暴,正席卷而来。许多人心存疑惑,中央环保督察存在必要性是什么?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节节攀升且稳步深入推进,环保成为全社会共识,尤其是2015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颁布,按日计罚利剑高悬,直接促进了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增强、个人与企业的守法意识提升,环境违法现象大大减少,环境质量实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在这场环保治污问责风暴的背后,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也有太多值得称道的进步。
只是这硬骨头谁来啃,谁能啃,又愿意啃?中央环保督察。从2016年初,中央环保督察累计完成三个批次共23个省区市的督查工作。
可以说,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级两级环保督察的大格局已经初现雏形。而在生态环境治理这一系统工程中,这根硬骨头的存在无疑如鲠在喉,大大掣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近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全面启动,由焦焕成、吴新雄、马中平、贾治邦、朱之鑫、蒋巨峰、杨松、李家祥八位组长带队的8个督察组将分别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开展为期1个月的督察工作,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
过去,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而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环保职责,在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积极主动性。立足于前三批督察问责经验的深厚积淀,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再次启动,实现绿色风暴的全覆盖。最近,还有一个话题的火爆程度不亚于这部斩获了近50亿元票房的电影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它关乎十三亿中国人的生存环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值得称道的是,在环保风暴的猛烈吹拂下,地方环保观念的转变及提升。
三批督查初步立案处罚15586家,罚款7.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责10426人,约谈12386人,这样的数据不可谓不震撼人心。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十年粗放发展积攒下来的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根除,而植根已久的错误发展观念也不可能在须臾之间彻底扭转。
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背后那些事《战狼2》的火爆,激发了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点燃了国人浓浓的爱国情和自豪感。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
过去,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而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环保职责,在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积极主动性。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